每 月 主 題

2011年1月(第75期)

 

寫在最前……

二月都到了,這絕對是一篇姍姍來遲的「一月號」主題頁,閒懶沒生產力自是最大原因,無話可說。只是,每說一句,都有「我不是說過了麼」「說來還有用麼」的那種鬱結苦悶,以至落筆遲疑,甚至很想逃避,撒手不管,也是原因之一。

我向你「保證」,這期依舊了無新意。像我這樣的「人」,還能寫甚麼「新」的呢?如果你還是要聽,這份「難為」,我真不知閣下如何經受得起--因為,連我自己都受不起了!

這個冬天特別冷。人說:「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這個我很知道。我也十分相信--主必快來,結束一切「冬天」!只是這個「快」,又真不知該當如何說下去。

除了聖經,除了聖經一個一個傷心蝕骨的「等待故事」,還有身邊眼底,一個一個在苦罪沉淪中掙扎的「等待故事」,我已經一無所有。只有那些過去的「故事」可以陪著我等,也只有這些現在的「故事」,我隱若覺得,自已還是需要陪著他們等,千年萬代,世代綿長,都只有這些等待的故事,使我還有一點「活著」的感覺。

我很知道,路還是要走下去,那「等待的棒」既已傳到我們手上,就繼續等吧……

 

引言、從「莫談國事」說起

較早前(其實已是 2010 年 12 月 23 的網誌 )還說「莫談國事」,不幾天後,卻又忽然想到要談些「國事」,自然不是關乎「天國」而是關於「人國」而已的。

我說過了,我的信仰版本與我那種版本的家國情懷是不可分割的,我從來不認為人間的國籍因為是「暫時」甚至「相對」的,故而就無關於永恆和絕對的基督信仰。我甚至可以這樣說:

沒有這「人國的入口」,

我極可能至今仍無法進入「天國的殿堂」!

百無聊賴,無以為生,於是,就想到寫一篇背景故事,說說關於我大概在兩年前去過的一處「小景點」的感想。那就是位於廣東從化的錢崗古村

卻是「可惡」得很,翻箱倒篋,卻找不著一張當時拍下的照片。但又不想「錯失」這個題材,抱歉得很,唯有在網上「借來」了一些照片用用,僅此聲明。

原先只想寫篇「小品」,但後來想呀想的,又生出好一大堆「念頭」來,於是,就不如一稿兩投、一物二用,將它「化而大之」,成為今年一月的主題頁吧!--反正已經江郎才盡,沒甚麼好寫了!

這個「景點」本身,對於我並沒有太重大的震撼力,否則,我就不會大意到遺失所有照片了。但是,它卻給了我兩個「怪怪的感覺」:

第一、這條錢崗古村之所以出名,原來,它是宋亡三傑之一的陸秀夫的後人聚居的村落。但是,對於陸秀夫對南宋朝廷的忠心殉國,我常有一種非常複雜的感覺……絕不似得對屈原、杜甫、岳飛他們的愛國精神那樣地投以毫無保留的信任票。為甚麼呢?

第二、這陸氏家族村的「名人祖宗」,除了陸秀夫之外,還有一位,就是漢朝初年劉邦手下的重臣--陸賈。但十分奇怪的是,令這兩位祖宗「成名」的主要原因,卻是非常「詭異」的剛剛相反:陸賈成名於他「成功勸降」南越國君主趙佗歸順(投降)漢朝,但陸秀夫卻成名於他對蒙古人「寧死不降」

一個是「成功勸降」,一個卻「寧死不降」,但都被供奉於同一個祠堂內,受到後人的禮拜尊崇,不是有點怪怪的嗎?

先順帶說說,找資料時,無意中發現竟然有一個關於「錢崗村」的小遊戲,大家可以連上去看看,知個大概也好。

http://www.flash512.com/2008/03/13/file80313110339340.html

在陸秀夫的與陸賈,或說「成功勸降」與「寧死不降」的詭異對比中,我不能不問,所謂「忠君愛國」,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回事?是皇帝的「愚臣政策」?是臣子的一廂情願?是順應「政治現實」一時一樣的把戲?

明白啊,我其實哪有心肝詳談政治討論歷史呢?我只是有感而發,想說說這個似有若無,似忠若愚的「忠君愛國」情懷,於我們的信仰,究竟有甚麼大不了的角色和重要性。

 

一、回到廣東

大學畢業後,二十多年的大陸旅行,主要景點都去得七七八八了,請見下圖,無聊的話還可以按下去看看相關的「背景故事」:

三退為進 再說井崗 廬山風雨 情迷十月 還我河山 浮華夢斷 魯迅故居上 魯迅故居中 上海漢頭說惶恐 魯迅故居下 原來孔子 不見黃河心不死 遊園驚夢 魯迅故居中 道法自然 丞相祠堂何處尋 再訪詩聖遺跡 三國故地.一體君臣 紅都究竟幾紅 惆悵千秋一灑淚 幾時痛飲黃龍酒 望斷關河念顧公 尋找隱世詩聖遺跡 廢城故事

繪製這圖,費時不少,一為貪玩,二為無聊,三為稍稍「炫耀」(除此以外,我還有甚麼「成就」呢?)各位包涵。

二十多年過去了,一則是多數主要景點都去過了;二則是太太工作日忙一忙,連暑假也再花不起這麼長的時間(動輒兩三週)去長線旅行了;三則是自己家道中落今非昔比,也不能太花費於旅行之上了;四則是年老力衰,背背包去旅行,即或心有餘也力不足了。於是乎,近這兩三年,就「回歸廣東」了。

自然,在我作「長線旅行」之前,廣東省省內的短線旅行,或隨團遊或自由行,從潮洲到惠州到佛山到中山、珠海以至遠至湛江、梧州、韶關,早就跑過一圈了,要「回歸廣東」,一下子,也不知還可以跑到哪裡去。

由於我有無可救藥的「歷史癖」,所以,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洪秀全的故鄉--廣東省從化市附近的--花都

早前,我已經寫個一篇主題頁,叫做人間有沒有天國,大家還記得嗎?部份靈感與資料,就是來自那趟花都之旅,有興趣可連上一看。

連花都去過了,接下來,廣東境內,就真不知還有甚麼地方可以去了!

……

不意在某段時間,電視上出現了一個比較另類的旅遊節目,坊間也開始流行甚麼「古鎮旅遊」,即是鼓吹去一些比較偏門的古鎮旅行。果然,電視上提到的一條古村,竟也真的稍稍吸引了我的注意,那就是近在廣東從化的--

錢 崗 古 村

怕看文字愛看電視的讀者,可連上以下網址一看:

ATV《開心到鎮》廣東省-從化市太平鎮錢崗古村

但吸引我的,自然不是它的景貌民風(一旦變成旅遊景點,還有甚麼本來的景貌,原來的民風?)而是它畢竟有相當的「歷史意味」--它是兩位歷史名人--漢初的陸賈和宋末的陸秀夫的後人流落聚居的村落。

這就吸引了我到彼一遊了……

 

二、錢崗今貌

錢崗村這破落小村,雖說是「名人」之後,但一直還是寂寂無聞,卻為甚麼忽然會出起名來呢?這當然又是「重新包裝」的神技了……

錢崗古村落位於廣州從化市太平鎮錢崗村,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 800 多年歷史,錢崗陸氏是「宋末三傑」名臣陸秀夫之後裔。古村內有廣裕祠,於 2003 年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傑出專案獎第一名,並已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中國古村落群中具有極高的歷史文物價值 。【百度百科

原來,錢崗村並非因為是「名人之後」而聞名於世,倒是因得了個有「國際認可」的甚麼「文化遺產」獎項,才忽然聲名大噪。

說歷史太鬱悶,不如先說說錢崗村的風貌吧。(生氣的是,當日的照片遺失,就只得到網上借用,頗不能稱心如意。為美觀或配合之故,或不得不稍作「潤飾加工」,謹此致歉。無可如何,大家都將就一下吧。)

省工夫,又剪貼一段「百度百科」再配以相關圖片簡述如下(既然大家都明知是在網上「借來」,就都不一一註明出處了)

錢崗村……始建於宋代,距今已有 800 多年歷史,比從化建縣還早200多年。錢氏遷此定居,故名。

錢崗古村。占地面積較大,共有九百多間房屋,現有 4000 多人,村民大部分姓陸,少數姓沈。

 

古村全景及裡面曲曲折折的街巷

古村由於始建于宋代,別具韻味,又因為年代久遠,所以佈局較為隨意,四面朝向。古巷以鵝暖石鋪砌【上右圖】,現存的房屋絕大多數為明代所建。

古村現已少人居住,巷子又多又深,迂回曲折,並且錯落複雜,但並不淩亂也不拼湊,房舍、祠堂、棚廳、水池等一應俱全,相反是錯落有致的舊民居中夾雜著一兩座祠堂,零星的石井,給人一種追溯感。是保存得較為完整的廣府民居的典型代表。

 

村內人煙稀少,多是七、八十歲的老人         村口的牌坊

東面門樓前有個三門牌坊【上右圖】,經牌坊出入古村,古村共有四個門樓:東叫啟廷門,西為鎮華門,南為震明門,北為迎龍門【下左圖】,此門最具特色,因為它的閣樓高於其他的門樓。村的週邊現在仍存有殘缺的舊圍牆與四門樓相連。政南巷是貫穿舊村南北的中心巷,主村道外繞整個村莊。

 

古村周圍環境幽美,東、南、西三面有池塘,……環境相當優美【看上圖】……

但記得,這樣的「優美」絕不可能「獲獎」,事實上,「現場」所見,古村的許多地方更是殘破不堪。【看下圖】「古意」不能說沒有,但也不至於可以得獎吧!?

 

其實,得獎的也不是整條錢崗村,而是村裡最主要的祠堂--陸氏廣裕宗祠

廣裕祠【下圖】又有甚麼名堂?今次就抄一段維基百科如下:

 

廣裕祠 及 其大門上的匾額與對聯

廣裕祠,全名陸氏廣裕宗祠,位於廣東省廣州從化市太平鎮錢崗村,是宋朝末代丞相陸秀夫的後人建造的

廣裕祠建於明朝永樂四年(公元 1406 年),兼具南北方的建築風格,在一般的嶺南建築中十分罕見。2001年,廣裕祠被列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3 年,廣裕祠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傑出項目獎的第一名。

歷史

廣裕祠……主要是為了祭祀宋朝末代宰相陸秀夫,雖然表面是祭祀陸秀夫的玄孫廣裕。祠堂始建於明朝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之後曾經經歷過六次大修,……這是嶺南建築中十分罕見及珍貴的,對研究明、清建築的特色更是十分有幫助,被譽為「明清建築的活標本」。

建築及特色

廣裕祠一共有三間三進,分為前廳、中堂和後堂,為磚木石結構的懸山頂建築,屋面布碌筒枝瓦,灰塑屋脊,素胎勾頭,滴水。……

 

陸秀夫的畫像與神位

整個祠堂的重點是後堂。後堂也是闊三間,進深三間,採用抬梁式結構形式。後堂中間建有神座,供奉陸秀夫以及第一代從南雄珠璣巷遷來的陸從興和陸廣裕的牌位。……

老實說,甚麼建築特色文物保育,我是甚麼名堂都看不出來的。

當日,在整條錢崗村裡,我也不過待了兩小時,最過癮的倒是在那些窄巷裡穿穿插插,像玩迷宮似的。

事後讓我深思的,倒是廣裕祠門外那一對對聯: 

這對對聯背後的典故,很是耐人尋味……

 

三、詩書開越--陸賈

原來,「詩說開越」說的,是陸氏漢初時候的祖先--陸賈

陸賈者,何許人也?

 陸賈(前 240 年-前 170 年),楚人。西漢初期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對早期儒學的發展有重要作用。

有口才、善辯論,早年隨劉邦平定天下時,常出使諸侯各國。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 196 年),奉命出使南越(今兩廣一帶),招諭故秦南海尉趙佗臣屬漢朝,立為南越王。陸賈出使歸來,擢升為太中大夫。

劉邦即位之初,重武力、輕詩書,以「居馬上得天下」自矜,他乃建議重視儒學,「行仁義,法先聖」,提出「逆取順守,文武並用」的統治方略,遂受命總結秦朝滅亡及歷史上國家成敗的經驗教訓,共著文12篇,每奏一篇,高祖無不稱善,故名其書為《新語》。

哲學上提出宇宙萬物都是「天地相承,氣感相應而成者」,反對神仙迷信思想,但也有聖人「承天誅惡」和天人感應的神秘思想。後人稱《新語》開啟賈誼、董仲舒的思想,成為漢代確立儒家思想統治地位的先聲。

高祖死後,呂后擅權。陸賈參預誅滅諸呂、迎立漢文帝劉恆,出力頗多。漢文帝即位後,陸賈再次出使勸說自稱南越武帝的趙佗廢去帝號,重新恢復與中原的臣屬關係。資料來源

原來,這位陸氏的老祖宗陸賈,最出名的成就,就是「成功勸降」南越王趙佗歸順漢朝。

先順帶一提,這南越王趙佗,又不知是何許人也。

大家對趙佗,可能連名字都不曾聽過,但「南越王」「南越王墓」,去過廣州的人大概都會聽過,甚至「見過」。

原來,近在咫尺,在廣州市越秀區解放北路上,赫然就有一座第二代南越王趙眛的陵寢,即「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的所在地。南越王趙眛者何人?顧名思義,不就是南越王趙佗的後人(正確說是孫子)麼?

這裡不厭重複,再引用維基南越國條說說這「南越國」的來歷,後來又如何歸順漢朝,和陸賈在當中的重大功勞。

前 210 年,秦始皇病逝,秦二世即位。前 209 年,秦朝自秦始皇以來長期的暴政激起了戍卒陳勝、吳廣等人的起義。接著項羽劉邦等勢力也紛紛起來反秦,中原陷入了一片混亂狀態。陳勝吳廣起義後不久,南海尉任囂病重,他臨死前把時任龍川令的趙佗召來,告訴趙佗南海郡傍山靠海、有險可據,可以建立國家以抵抗中原各起義軍的侵犯,併當即頒布文書讓趙佗接任南海尉的職務。不久,任囂病亡,趙佗向南嶺的橫浦關……等各關口的軍隊傳達了據險防守的指令,防止中原的起義軍進犯,並藉機殺了秦朝安置在南海郡的官吏們,換上自己的親信。……約前 204 年,趙佗以番禺為都城在嶺南地區建立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

南越國立國兩年後,前 202 年,劉邦經過多年征戰消滅了項羽的勢力,在中原建立了漢朝政權,史稱西漢。此時的中原,經過連年的戰爭,人口銳減,經濟蕭條,百姓生活困苦。再加上漢朝北面的匈奴不斷侵犯邊境,劉邦分封的諸侯王又接連反叛,在這種外憂內患的情況下,劉邦只能採用懷柔的方式對待南越國。前 196 年,劉邦頒布詔書,分封趙佗為「南越王」,並派遣陸賈出使南越國,讓他勸說趙佗歸屬漢朝。

陸賈來到南越國後,趙佗以越人隨意的裝束和禮節傲慢地接見了陸賈。陸賈當即指出趙佗是中原人,不應該忘記中原的禮俗。並指出劉邦已經平定中原,國力強盛,南越國一個小地方如果和強大的中原政權相對抗那就大禍臨頭了。首先趙佗的親人和祖墳都在中原,如果南越國和漢朝交惡,那麼趙佗留在中原的親人就會被誅殺,祖墳就會被夷平。漢朝再派個將領帶十萬的軍隊前來討伐,南越立國不久,越人還未完全臣服趙佗,這時越人就很可能殺死趙佗而歸順漢朝了。在陸賈勸說下,趙佗接受了劉邦賜給的南越王印章,對漢朝稱臣,使南越國成為漢朝的一個「外臣」。就這樣,劉邦通過和平方式使南越國歸順漢朝,避免了南越國成為漢朝南邊的敵對勢力。此後一段時間,南越國和漢朝一直互派使者,並在邊境開放市場貿易。

 

話休煩瑣,總之,陸氏宗祠對聯上上聯的「詩書開越」,所指的,大抵就是陸賈憑其之乎者也的「詩書」禮教,打「開」了大漢朝廷將其政權延伸到了南「越」國的的大門,或是成功「開」化了南「越」國,使它乖乖地歸順劉邦的「中央政府」。

本來,陸賈憑其「詩書」也好、「口才」也好,成功勸降趙佗,這段「詩書開越」的威水史,後人為他立祠建廟記念或炫耀一下,也順理成章,未可厚非。不過,與這對聯的下聯「忠孝傳家」及其典故一併觀之,就很耐人尋味惹人深思了……

 

三、忠孝傳家--陸秀夫

陸賈這位「詩書開越」的漢朝重臣,與他的孫子的孫子的孫子--陸秀夫,雖然同被供奉於同一座祠廟,但命運卻有天淵之別。

陸賈是幫助漢高祖劉邦「馬下治國」的開國功臣,陸秀夫,卻是揹著南宋的末代皇帝宋帝昺一起投海殉國的亡國之臣

 陸秀夫(1237 年 - 1279 年),……,宋末政治家,和文天祥、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

德祐二年(1276 年),臨安淪陷,5 歲的小皇帝宋恭帝被俘。他和陳宜中、張世傑以及楊妃等人帶著宋度宗的兩個兒子(南下逃亡)……

祥興二年(1279 年),元朝張弘范大軍大舉進攻崖山的趙昺流亡朝廷,崖山海戰中,宋軍全軍覆滅。趙昺聞知被嚇得大哭大鬧,已亂作一團。陸秀夫不願做元軍俘虜,先逼自己的妻子投海自盡,接著勸說趙昺:「國事至今一敗塗地,陛下當為國死,萬勿重蹈德祐皇帝的覆轍。德祐皇帝遠在大都受辱不堪,陛下不可再受他人凌辱」。接著將趙昺的玉璽栓在趙昺身上,背起年僅 8 歲的幼帝趙昺跳海而死,「後宮諸臣,從死者眾。」「越七日,屍浮海上者十萬餘人。」自此,南宋王朝覆滅。

陸秀夫的後人輾轉遷徙到廣州的從化定居,地點叫錢崗村。【資料來原

綜合上述典故,「詩書開越,忠孝傳家」這副對聯,上聯說的是西漢陸賈勸說南越王趙佗歸漢之事,下聯說的則是南宋陸秀夫精忠殉國之事。

 宗祠裡掛著凸出其「忠烈名節」的陸秀夫畫象

驟眼看,陸賈為「詩書開越」的一代能臣,陸秀夫為「忠孝傳家」的不二之臣,真是「一門兩傑」,先後輝映,好不威風!但是,仔細思之,便不免頗有一點怪怪的感覺……

 

四、爺爺與孫子,誰是誰非?

想想,陸賈對南越國王「成功勸降」,受到後輩景仰,陸秀夫對蒙古人的招降卻「寧死不降」,又受到後輩景仰,還被供奉於同一座祠堂裡,不是有點古怪嗎?

當然,要「解釋」陸賈的「叫人投降」與陸秀夫的「自己不降」乃性質不同處境有異所以不可混為一談,筆者還不至於無知無覺,甚至還很可以說上幾嘴:

第一、漢朝與南越國(尤其是趙佗本人)基本同種(或說種族界線不明),不似得大宋子民與蒙古人之間「漢胡不兩立」,所以招降南越國並不算是叫別人做「漢奸」賣國。

第二、秦末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陳勝、吳廣、劉邦、項羽,個個都是「造反派」,「忠君愛國」,真不知從何說起,唯有實力才是硬道理。勝者為王,趙佗實力既不如劉邦,那麼投降並非甚麼原則性不可以的事。

第三、不似得陸秀夫是南宋臣子,越佗本人就是南越皇帝,貴為天子,國位是他自己的,投降給誰也不必背負「不忠」或「賣國」的罪名,加之他是南越國的開國之君,就連祖宗都不必向他們交代了。所以,陸賈叫趙佗投降,並無損於他的忠孝之名。

第四、趙佗的所謂「歸順」,仍然有很大的「獨立性」與「自決權」,絕不似得宋朝投降給蒙古人,便會成為任人魚肉的亡國奴。

簡單說,陸賈勸趙佗投降(歸順朝廷),只是大魚吃小魚的「自然競爭」的推演,無關乎甚麼忠孝問題,甚至因而免去了兩國兵戎相見與生靈塗炭,功勞更是不少哩!

可是,陸秀夫對蒙古人的「寧死不降」,並不能簡單說一句「性質不同處境有異」就耍了過去,他的愛國或殉國,畢竟還是問題多多疑點重重:

第一、正所謂「漢胡一家親」,鼓吹「兄弟民族」一體融和,不是中共今天的國策嗎?蒙古人一千年前「先走一步」來個「漢胡一家親」,你陸秀夫為甚麼要悍然拒絕妨礙「民族共融」呢?

第二、身為南宋國君的宋恭帝及他的皇親國戚文武百官都投降給蒙古人了,你陸秀夫還在負隅頑抗,豈不也是變相的「不服君令」,也是「不忠」麼?

第三、南宋君主自己殺害忠良,譬如岳飛,又一直不思進取屈辱求和,落得今天亡國收場,真是咎尤自取,絕不值得你為它效忠賣命。

第四、像你的老祖宗陸賈那樣「講道理」止干戈為玉帛,不是很好嗎?連宋朝自已的君主都只是投降而沒有殉國,你這樣無效抵抗,你就做忠臣烈士,但十萬計的南宋軍民卻陪著你死--他們不見得個個都要做忠臣烈士呀!

大家明白,我有無藥可救的「岳飛情意結」,自曉得宋高宗等昏君佞臣害死岳飛後,就對南宋朝廷沒有甚麼好感。見南宋慘淡亡國,很以為這是天譴之也,倒是為岳飛出了一口烏氣!所以,對陸秀夫等宋亡三傑忠義殉國的行為,總不能十分佩服。到錢崗村一遊後,又知道了陸秀夫竟然有個最出名叫人「投降」的老祖宗陸賈,對他的「執著」就更不以為然了。

然而,「有口話人」,我也得反思一下自己,就是我之所謂「愛國」,細思之,何嘗不也是問題多多,疑點重重麼?……

 

五、「愛國」是個合法的觀念嗎?

「愛國」是個合法的觀念嗎?

民族界線從來都是很難劃分清楚的,「香港人」的情況就夠複雜了。要愛國,北面有一個國--中國大陸(或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東面又有一個國--台灣(或說中華民國),對於身為港英餘孽的我們,說不定昔日的宗主國--「英國」也可以是一個國哩!

愛哪個「國」好呢?

如果再追溯一下自己的種族血統,就更不知如何「愛國」了。

譬如小姓「譚」,據維基譚國一條說:

譚國是周朝的一個諸侯國。

周朝初年大封諸侯的時候,周武王分封了譚國,位置在山東省章丘西,子爵爵位。因為國勢一直不盛,不久成為齊國附庸國。

齊國公子小白出亡時,曾經過譚國,譚國國君不以禮接待。後來小白回國即位 (是為齊桓公),譚國亦未有派人祝賀。結果譚國在前 684 年被齊國所滅,譚國國君流亡到同盟國莒國。

譚國後代以國名為姓氏……

這樣說來,若我認真起來要去「愛祖國」,我豈不應跑到山東去「復國」,還要找齊國(即是姜太公)的後人算賬嗎?

找遍這張春秋時的齊國地圖,都不見「譚國」,倒有一個「覃」(見紅圈),想是同一地方吧!(我的祖國實在小得可憐)至於我的老祖宗逃到「莒」(見藍圈)後的下落,史書無載,只知後來莒國為楚國所滅。我很疑心,我的「譚國」祖宗也是為楚所滅的了--說起來,我竟與屈原(他是楚人)有一段「家仇國恨」。(事實上,對於楚被秦滅,我們深為之不忿,但楚國自己,卻滅了不知多少國呢!)當然啦,一百幾十年後,我「譚國」的祖宗大概就視自己為「楚國人」了,這樣,我又忽然成了屈原的「同胞」哩!

大家知道,民族與國家的定義都是十分「流動」的,即是在分合變化中的。譬如「中國人」的觀念,最初只及於「中原各國」,南方的楚人以至西方的秦人,都被認為不入流甚至未開化的。後來秦一統天下,大家反秦歸反秦,但六國後人並沒有復國,身為楚人的劉邦,最後也是自己當起皇帝來,並不是復興楚國。經漢代幾百年後,就天下一家了,以前的「六國遺民」都自稱為「漢人」了。但那時,還有「漢胡之別」。不過,又經過唐宋元明清打打鬧鬧後,甚麼漢人、蒙古人、滿州人,現在都(至少理論上)民族融和天下一家了。

就是這樣,連「民族」與「國家」都難以甚至無法定義,又怎麼「愛國」呢?

至於我認為南宋朝廷殺害忠良腐敗無能,就不當「愛」它為它殉國,卻是,哪個國家到亡國之前,不是殺害忠良腐敗無能前景黯淡的呢?若是,屈原就不應愛楚國了,耶和米就不應愛以色列國,至於今天的「中國」,就更是愛不落手了。正所謂,祖國自己都不識自愛又不愛你了,你還愛她幹嗎?

為解決這個「愛國的疑難」,即是從民族國籍界定上說,「國界」根本難於定義,愛國往往不免於一廂情願;而從國家的「表現」上看,愛國更是枉自多情自討苦吃。於是,就有一些人,特別是「文化人」,主張用「文化」的層面談愛國,譬如尊重及復興中國固有的儒家文化之類。

實際呢,這並沒有解決問題,因為究竟甚麼是「中國文化」,這樣的界線,並不比誰是「中國人」分明多少,而所謂「中國文化」的「表現」,亦一樣可以像今天的中共政權一樣,並不很見得人。再者,不是說今天我們已活在「地球村」上嗎?看,大家都在大夥兒講民主、自由、人權、普選等「普世價值」,這方面,「中國文化」似乎全交白卷,還「愛」來幹嗎?

總之,「愛國」從來都不是個很「合法」的觀念,一是何謂「國家」(或說「祖國」)本來就難以甚至無法定義;二是人間的「國」沒哪個真是值得愛的;三是連從文化上看,也並不見得就界線分明或「可愛」起來;四是在「普世一家」的「共融氣氛」下,多談「愛國」就更不免有眼光狹窄不合時宜以至於開倒車之嫌了。

說到這裡,「愛國」可說是天下人間最「垃圾」最「騙人」的觀念……

 

結語、為甚麼還要「愛國」?

愛國既是這麼不合法、不合理、不合情甚至「沒結果」,為甚麼,有些人(即使是極少數的人),一生到老到死,都不能忘懷家國?像屈原、杜甫、岳飛……以至聖經裡許多的先聖賢人。

難道,他們能絕對地、科學地界定自己的國籍和種族麼?

難道,他們的祖國對他們很「好」,很「愛」他們麼?

難道,他們對祖國的表現與文明都絕對佩服,都全盤接受麼?

答案幾乎全是否定的。

我早說過了,「愛國」不是「國家」的需要,而是「人」自身的需要。(有些政權或獨裁者會利用人們的「愛國精神」,這是他們自己的事,我們卻不應為此而認為任何人所講的「愛國」都是一種「統治手段」或「愚民政策」。)

人之所以需要學習和實踐愛國,因為人天生就必需要尋找「身份」,並借此建立一種「忠誠」的信仰人格,然後從中學會「信」,以至「因著信」,使他能回歸天父,回歸父家。

要像寫科學論文般「絕對確實」自己的國籍血緣才去「愛國」,那完全是跟自己過不去。「絕對肯定」不可能,但「相對認定」總可以吧?人生世上,像遊魂野鬼般無所歸屬,好玩麼?連看世界盃,我們也要有個「身份」才能投入盡興,何況做人?

可怕的,不是「愛錯」一個「國」,而是因為怕「愛錯」而不去愛,成為一個「徹底自私」的人--他不是橫向的自私(即一般所說的自私),而是直向的自私--無君無父,無祖無國。

這種人,「理性」得很,很會從科學上說「愛國的觀念」不「科學」,或是從政治現實上說「國家不可愛也不值得愛」。這些人既害怕也不願意「冒險」,像一個人只談戀愛而從來沒想過結婚那樣,活得十分的「安全」,但心裡一無所屬。

要「品評」每一個「愛國行為」,像屈原的、岳飛的、陸秀夫的,總可以挑出許多疑點以至缺失來。事實上,「人國」必然是相對的,短暫的,更沒有一個是「善」的,但是,正如相對於永恆來說,你與父母妻子的關係也是短暫的,他們也沒有一個是「善」的,但我們還是要愛,因為這對家人、親族、國家之愛,推而廣之,是我們能追本溯源,認祖歸宗,回歸天父天家天國的心靈力量與指路明燈。

對,從科學上說,從實際或實用上說,愛國都是個很「愚蠢」的觀念,不過,它使人始終不失其「赤子之心」。記得:

從來沒有人得救是因為「聰明」,

而總是因為他們--「像孩子」!

「像孩子」是好聽的說法,不好聽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