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信經

Apostles' Creed使徒信經 這是華人教會最多用於崇拜的四大古信經之一,名稱雖叫「使徒信經」,卻不是使徒所作。教會有一傳說,當大逼迫臨到,使徒要分散,他們便各自寫一句與信仰有關的句子,合起來十二句,便成了教會信仰的綱要,是為使徒信經。但差不多所有近代學者都認為,這個傳說是不可靠的。不過使徒信經的內容確與使徒的教訓吻合,教會也就樂意採用了。

「使徒信經」一名稱,最早見於安波羅修(Ambrose)的作品(約390年寫成),此時教會已廣泛流傳上述的傳說,早在二世紀的教父作品中亦見引用其中一、二句。但整個信經的引用,最早則見於聖波敏尼斯(St Pirminius,八世紀初期)。

從組織上來看,使徒信經的「三位一體」(Trinity)架構是十分明顯的。全部共分三條,均以「我信」為始,第一條論聖父,第二條論聖子,第三條論聖靈。華人教會有些譯本在第三條的每一分句,都加上「我信」一詞,是有一點問題的。

【筆者按:這是因為我們信仰的對象只可以是神--父、子與靈,而非教會或其他事物,故只可以說「我信上帝」,而不能說「我信教會」。準確而言,「教會」和「永生」等只是附屬於「我信聖靈」之後的內容或注腳。】

使徒信經的中心在第二條︰我信耶穌基督,整條都是圍繞著祂的受孕、降生、受苦、受死、復活、升天,以及再來而發展。這些事件正是早期教會宣講的中心。

使徒信經亦反映出教會早期刻意要反對的異端思想︰強調神的為父及至尊地位,是為反對馬吉安(Marcion)主義;強調基督的人性及歷史性,是反對幻影說(Docetism)及諾斯底主義(Gnosticism)。此外加上的,如罪得赦免和聖而公之教會,可能反映出引致教會分裂的努力,如孟他努派(Montanists)、諾漥天派(Novatianists)和多納徒派(Donatists)給教會的威脅。

早期教會使用使徒信經的場合,除了崇拜外,也用於︰1.信徒受洗加入教會作認信;2.逼迫時認信;3.趕鬼;4.教導信仰綱要;5.信徒靈修。……

 

──楊牧谷編《當代神學辭典》(台北:校園,1997)

按:引文略有刪節